如何跟 ChatGPT 學習統計的基本概念與應用【或任何基本概念與應用】

我推薦二種方式,可擇一:

1. 直接諮詢 ChatGPT

2. 由可靠的網頁資源或講義,先閱讀/理解之。若仍有不懂,再剪貼相關內容,請 ChatGPT 解釋。

網頁資源如 Statistics Dictionary   中文維基  Wikipedia 基礎統計名詞介紹

*以下說明第一種方式:

問 ChatGPT: 我可以用哪些方式跟 ChatGPT 學習統計的基本概念與應用

ChatGPT: 當然可以。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跟ChatGPT學習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 問答模式:你可以直接提問,例如:「什麼是標準差?」或者「請問卡方分佈是甚麼」等。
  • 教學模式:可要求我教你某個主題,例如:「請教我如何進行假設檢定」或者「請解釋線性迴歸的概念並舉例說明」。我會根據你的需求,一步一步地教你相關的知識和技巧。
  • 實例分析:我可提供實際的案例以幫助你理解和應用統計學。例如:「請以兒童職能治療相關之例子說明其應用與解釋」或者「請說明卡方檢定如何應用於兒童職能治療相關之資料分析與結果解釋」。
  • 練習模式:如果你已學過某個統計主題,但希望更多的練習或確認理解程度,你可要求我提供一些問題給你。如:「請提供關於機率分佈的問答題」或者「請提供如何解釋相關係數之練習題或選擇題,以協助自我檢測」。

以上ChatGPT所提供之說明/回應,若有不清之處,皆可再提問她,進一步釐清!!必要時可以請她提供具體實例(案例分析),亦有利於瞭解。最後,最好以「練習模式」確認你對於相關概念與應用之瞭解無誤

【後續我再增加--請提供xxx相關中英文詞彙或翻譯。因為相關詞彙與中文翻譯難統一,故詢問之,以利於中英文論文閱讀】

問答模式與教學模式的差異,請再說明之

ChatGPT: 讓我來詳細說明一下問答模式和教學模式的區別:

  • 問答模式:可直接向我提問有關統計學的問題,我會根據你的問題提供答案。這種模式更適合特定的、針對性的問題,例如「什麼是中位數?」或「如何計算卡方值?」等。你問,我答,比較像是一種問答交流。
  • 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下,我會以更結構化的方式來講解統計學的概念或方法。例如,如果你說「請教我假設檢定是什麼」,我將從假設檢定的基本概念開始,然後解釋如何設立假設,接著說明如何進行檢定,最後可能會提供一個或多個例子來幫助你理解。這種模式更接近傳統的教學方式,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

總的來說,問答模式更適合快速查詢或針對特定問題的學習,而教學模式則提供了更全面且結構化的學習體驗。你可以根據你的學習需求和習慣,選擇最適合你的模式。

您是一位統計老師,請以教學模式,幫我說明「假設檢定」是什麼? 並請以職能治療相關研究為例說明之。說明對象為一位完全沒學過統計課程的學生。

ChatGPT

當然!讓我以教學模式來解釋「假設檢定」是什麼。

假設檢定是統計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用來判斷一個統計假設是否在樣本資料中成立。簡單來說,我們通過假設檢定來判斷某個主張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或否決。

在進行假設檢定時,我們通常有兩個假設,稱為「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簡稱H0)和「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簡稱H1)。虛無假設通常是指沒有觀察到效應或差異,而對立假設則是我們要進行檢驗的主要假設,即我們希望能證明的情況。

假設檢定的步驟如下:

建立虛無假設(H0)和對立假設(H1)。

從樣本數據中計算統計量(例如平均值、比例等)。

根據虛無假設的假設條件,計算在虛無假設下得到這樣的結果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稱為「p值」。

判斷p值是否足夠小,如果p值足夠小,我們就有足夠的證據拒絕虛無假設,支持對立假設,否則無法拒絕虛無假設。

現在,讓我們以職能治療相關研究為例來說明假設檢定。

假設情境:

一位職能治療師正在研究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他認為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兒童在發展上取得更好的成果。他希望通過一項實驗來驗證這種治療方法是否有效,並與傳統治療方法進行比較。

研究假設:

虛無假設(H0):新的治療方法和傳統治療方法在兒童的發展成果上沒有差異。

對立假設(H1):新的治療方法比傳統治療方法在兒童的發展成果上表現更好。

實施實驗:

職能治療師從兩組兒童中各隨機選擇了一些樣本,一組接受新的治療方法,另一組接受傳統治療方法。在一段時間後,他測量並記錄了每組兒童的發展成果。

進行假設檢定:

根據收集到的樣本數據,職能治療師計算了兩組兒童在發展成果上的平均值。然後,他使用統計方法來計算這兩組平均值之間的差異,並計算相應的p值。

解釋結果:

如果p值足夠小(通常是小於預先設定的顯著性水準,例如0.05),那麼我們就有足夠的證據拒絕虛無假設。這意味著新的治療方法在兒童的發展成果上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表現得更好。職能治療師可以在研究報告中結論說,這項實驗支持對立假設,並證明新的治療方法是有效的。

這就是假設檢定的基本概念和在職能治療相關研究中的應用。通過這個例子,希望你對假設檢定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向我詢問。

虛無假設還有哪些常見的中文翻譯?英文為何

ChatGPT

在統計學中,英文的 "null hypothesis" 通常翻譯為 "虛無假設"。這是最常見的中文翻譯。

然而,有些情況下,"null hypothesis" 也可能被翻譯為 "零假設" 或 "無效假設"。這些翻譯可能會因為地區、學術界或出版社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是指同一個概念。

"Null hypothesis"(虛無假設)指的是我們在進行統計檢定時,想要用數據來證明其不成立的假設。在大多數的假設檢定中,虛無假設通常是表達「沒有差異」或者「沒有效應」的假設。例如,兩組人的平均值相等,或者某種處理的效果為零等。

虛無假設只有一種英文"null hypothesis"嗎?【再問一次】

ChatGPT

是的,"虛無假設"在統計學的英文術語中,通常被稱為 "null hypothesis"。至於其他英文術語,如 "alternative hypothesis" 對應到的是 "對立假設",這是與 "null hypothesis" 相對的另一種假設。在進行假設檢定時,我們通常都會設定這兩種假設。

然而,要注意的是,雖然 "null hypothesis" 是最常見和最正確的英文術語,但在非正式的討論或者一些較為簡化的語境中,人們可能會用 "hypothesis" 這個詞來泛指各種假設,包括零假設和對立假設。在這種情況下,具體指的是哪種假設,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


【練習模式】有關假設檢定,請幫我命題3至5個選擇題題目,並提供答案,以讓我確認我是否理解

ChatGPT

當然可以,以下是關於假設檢定的一些選擇題。

1. 假設檢定中的虛無假設(H0)通常表示的是什麼?

A. 我們想要證明的假設

B. 我們想要推翻的假設

C. 兩個樣本的平均值相等

D. 兩個樣本的平均值不等

答案:B

2. 假設檢定中,當p值小於顯著水平(例如0.05),我們應該如何決定?

A. 接受虛無假設

B. 拒絕虛無假設

C. 接受對立假設

D. 既不接受也不拒絕虛無假設

答案:B

3. 假設檢定中的p值是什麼意思?

A. 在虛無假設成立的情況下,觀察到當前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

B. 在對立假設成立的情況下,觀察到當前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

C. 虛無假設成立的概率

D. 對立假設成立的概率

答案:A

4. 假設檢定中的對立假設(Ha)是什麼?

A. 一個我們想要證明的假設

B. 一個我們想要推翻的假設

C. 兩個樣本的平均值相等

D. 兩個樣本的平均值不等

答案:A

5. 假設檢定的結果能夠證明虛無假設或對立假設一定成立嗎?

A. 能

B. 不能

答案:B

這些問題涵蓋了假設檢定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果你能夠正確回答這些問題,那麼就表示你已經對假設檢定有了基本的理解。如果有任何問題,請隨時提問。

為何假設檢定的結果不能夠證明虛無假設或對立假設一定成立

ChatGPT

在統計學中,假設檢定的結果並不能證明虛無假設或對立假設一定成立,這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 抽樣誤差:我們在做假設檢定時通常是基於一個樣本來推論母體。由於抽樣的隨機性,我們很可能因為抽樣誤差而得到錯誤的結果。即使p值非常小,我們仍然有可能犯第一型錯誤,即錯誤地拒絕了真實的虛無假設。
  2. p值的含義:p值只是表示在虛無假設成立的情況下,觀察到當前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一個小的p值並不意味著虛無假設一定不成立,只是說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小。同樣地,一個大的p值也不能證明虛無假設一定成立,只能說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拒絕虛無假設。


統計顯著與實際意義:統計學上的顯著性(p值小於顯著水平)並不等於實際的重要性或意義。有時候,一個小的效應在大的樣本中可能會顯得非常顯著,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並不重要。


因此,假設檢定只能給我們提供拒絕或不能拒絕虛無假設的證據,而不能證明一個假設一定成立或不成立。在結果的解釋和應用上,我們需要謹慎並結合實際情況考慮。


請解釋 In the first regression model with factors of upper extremity disability, manual ability was the strongest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Life as a whole (p value = .032, Nagelkerke R Square 0.117).

ChatGPT: 在這段描述中,研究者似乎進行了一次迴歸分析,以瞭解上肢功能障礙的各種因素(包括手部能力)如何影響「整體生活」這一變數。在這個迴歸模型中,手部能力被認為是最強的解釋變數。

  • 「p 值 = .032」這部分告訴我們,手部能力與「整體生活」之間的關係在統計學上是顯著的。在統計學中,當 p 值小於 0.05(通常被視為顯著性的臨界值)時,我們會認為觀察到的結果不太可能只是由於隨機差異而產生,這就意味著手部能力對「整體生活」的影響是顯著的。
  • 「Nagelkerke R Square 0.117」這部分則是說明,這個迴歸模型中,所有的解釋變數(包括手部能力)總共能解釋「整體生活」變異的 11.7%。Nagelkerke R Square 是 R² 的一種版本,適用於羅吉斯迴歸等類型的模型,並且它的數值也會介於 0 到 1 之間。

總的來說,這段描述的意思是,在所有與上肢功能障礙相關的因素中,手部能力對於影響「整體生活」的程度最大,並且這種影響在統計學上是顯著的。然而,這個模型對於解釋「整體生活」的變異仍有限,只能解釋約 11.7% 的變異。

上述 R² 與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的平方有不同嗎?

ChatGPT: R² 與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平方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因為他們都衡量變數之間的相關性。然而,兩者的用途並不完全相同,且在數學上也有所差異。

皮爾森相關係數的平方:當我們計算兩個連續變數之間的皮爾森相關係數時,我們得到的是一個介於 -1 和 1 之間的數字,這個數字描述了兩個變數之間的線性相關性。當我們將這個相關係數平方時,我們得到的數字(稱為決定係數,或 R²)告訴我們一個變數能解釋另一個變數變異的比例。

迴歸模型中的 R²:在迴歸模型中,R² 也被稱為決定係數,並且表示的是迴歸模型解釋的變異性與觀察到的總變異性之比。也就是說,R² 告訴我們模型能解釋的變數 Y 變異的比例。

所以,雖然皮爾森相關係數的平方和迴歸模型中的 R² 都有助於我們理解變數之間的相關性,但他們的計算方式和解釋上略有不同。在迴歸分析中,R² 是基於模型中所有的解釋變數來計算的,而皮爾森相關係數的平方則是基於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來計算的。

請以教學模式,幫我說明covariate以及confounder是什麼,並比較二者。

ChatGPT

當然可以,我們來看看"協變量(covariate)"和"混淆因素(confounder)"這兩個概念。

協變量(Covariate):在統計模型中,協變量是我們對其感興趣並希望控制其影響的變量。協變量可能是我們想要研究的主要預測變量,或者是我們認為可能影響我們研究的結果變量的其他變量。通常,我們將協變量納入我們的模型中,來調整或控制它們的影響,從而更準確地估計我們感興趣的效應。例如,當我們研究教育程度對收入的影響時,我們可能想要控制年齡、性別等協變量的影響。

混淆因素(Confounder):混淆因素是一種特殊的協變量,它同時與我們的預測變量和結果變量有關。如果不對混淆因素進行控制,我們可能會錯誤地將混淆因素對結果變量的影響歸因於預測變量。例如,當我們研究吸煙與肺癌的關係時,年齡可能就是一個混淆因素,因為年齡既與吸煙有關(老年人可能比年輕人有更長的吸煙歷史),也與肺癌有關(肺癌的風險隨年齡增長)。


兩者的比較:

協變量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任何我們想要在模型中控制的變量都可以稱為協變量,而混淆因素是一種特殊的協變量,它必須與預測變量和結果變量都有關。

處理協變量和混淆因素的方法通常相似,都是通過在模型中包含這些變量來進行控制。然而,識別並控制混淆因素對確保我們的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尤為重要。


協變量和混淆因素的選擇需要基於我們對研究問題的理解以及領域知識。例如,如果我們認為性別可能影響我們研究的結果變量,但與預測變量無關,則性別可能是一個協變量;如果我們認為性別既影響結果變量,也與預測變量有關,則性別可能是一個混淆因素。


總的來說,協變量和混淆因素都是我們在建立統計模型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控制協變量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估計預測變量對結果變量的影響;識別並控制混淆因素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偏誤的結果,並提高我們的研究結果的可信度。


這就是協變量和混淆因素的基本概念以及兩者的區別。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covariate以及confounder還有哪些中文翻譯

ChatGPT

在中文裡,"covariate" 和 "confounder" 的譯名並不多,通常會被翻譯如下:


  • Covariate:協變量。這是最常見的翻譯。這個詞的意義包含了它可能與我們關心的主要預測變量或者響應變量相關,並且我們在分析中需要將其效應控制或者調整的變量。
  • Confounder:混淆因素。這也是最常見的翻譯。這個詞的意義是指一種特殊的協變量,它不僅與預測變量有關,也與結果變量有關。如果我們在研究中不控制混淆因素,可能會導致我們對預測變量和結果變量之間關係的估計產生偏誤。


至於在某些特定的領域或者文獻中,可能會有其他的譯名,但是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在大多數的統計學和研究方法的文獻中,"協變量" 和 "混淆因素" 是最常見的譯名。


請提供其他翻譯

ChatGPT

在大部分情況下,"covariate" 和 "confounder" 在中文裡的翻譯分別是"協變量"和"混淆因素"。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詞彙可能會有其他的翻譯:


  • Covariate:在某些情況下,"covariate"可能被翻譯為"共變數"。這個譯法的使用較少,但在某些文獻中可能會出現。【我常用共變項】
  • Confounder:"confounder"有時可能會被翻譯為"混淆變量"。這種翻譯同樣較少見,但在某些文獻中也可能會出現。


請注意,這些譯名可能會因為學術領域或地區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彙時,最重要的是理解它們的概念和用法,而不僅僅是譯名。


"covariate" 和 "confounder" 還有其他類似英文詞彙嗎?

ChatGPT: "covariate"和"confounder"有一些相關的英文詞彙,雖然這些詞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具有相似的含義,但它們通常有特定的使用情境和含義。以下是一些例子:

  • Predictor:這是一種變量,我們認為它可能影響或預測結果變量。在許多情況下,預測變量可以被視為協變量,但不一定所有的協變量都是預測變量。
  • Control Variable:這是我們在分析中納入的變量,目的是控制其可能的影響,以便更準確地估計其他變量的效應。控制變量往往可以被視為協變量,但協變量不一定都是控制變量。
  • Mediator:這是一種變量,它在預測變量和結果變量之間起到中介的作用。換句話說,預測變量透過中介變量影響結果變量。
  • Moderator:這是一種變量,它改變了預測變量和結果變量之間的關係,即預測變量對結果變量的效應取決於調節變量的值。

請注意,這些詞彙在不同的研究情境和分析方法中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含義。在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彙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理解它們在特定情境中的含義和角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以中文撰寫的論文,如何請 ChatGPT 翻譯成英文

提示工程-以 PEDro 量表為例

My GPTs 協助評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