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ChatGPT 協助作業評分與回饋 -- 初測
以下內容是一份職能治療倫理學之作業內容,作業要求包含簡單彙整倫理事件或議題【「簡單彙整倫理事件或議題」占分10分】,以及閱讀心得:應用課堂所學,包含倫理理論(如義務論、目的論)、倫理原則(如個案自主、知情同意、公平、行善、不傷害)、以及共享決策(SDM)或 FIFE訪談等,以討論該倫理議題【「課堂所學之應用」--占分60分,「應用之合適性」--占分30分】。請協助評分之,包含簡介、課堂所學之應用、應用之合適性個別評分,並提供總分,最後給予評語。評語包含學生之優點與缺點,並對於缺點提出具體/明確之改善建議。作業內容如下:
倫理事件主題:「長照」的目的是為了延續痛苦還是解脫?
倫理事件簡介:作者以「介護殺人、自殺」的新聞融合自身經歷,分享了自己所見現今台灣長者的照護悲歌。作者先以倫理角度切入,認為親自照顧父母並非盡孝而是義務;接著提及安養院除了違反父母意願,機構內的環境也是慘不忍睹;再來作者聊到發展中的長照系統,從保險到政府建立制度都給予負面評價,並且認為人若以不健康的身體活到老年,維持生命並不能給自己或子女帶來任何好處,最後藉此拋出議題引發讀者思考長照的目的。
閱讀心得:
我們家因為照顧奶奶(已失智8年、中~重度失能3年)也經歷過許多照護的過程,從親自照顧、找台傭到接觸長照系統,最後如今送往機構,再融合本學期老人職能治療和個人參與國健署長者評估研究的經歷,我對文章作者所闡述的觀點有較多不認同的地方,或許是因為年代不同(文章撰寫於2019年),也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年輕樂觀。以下我將逐點敘述議題。
1. 文章中作者很直白的表達他照顧父母其實很累,完全是出於責任感而非孝道。從「目的論」的角度來看,照顧和幫助父母的行為因為是好的結果,符合道德。而從「義務論」的角度來看,作者承擔自己的義務,不因個人的情感而不去照顧父母,也是道德的行為。但是結合作為文章切入點的「介護殺人、自殺」,這令我覺得有時候符合道德很不人性化,道德秩序的建立應該是讓人類的社會變得和平守序,卻反而造成部分人的巨大負擔。
2. 作者提及安養院是違反父母意願的,甚至考慮都不考慮這個照護選項。作者是在尊重父母對醫療決策的「自主原則」,但是若換成我做決定,我想我會先考慮已失智的母親已經不符合「自主原則」的先決條件──擁有「正常理性認知」;同時,作者的日常生活、職能活動看起來非常受到父母的影響,雖然作者很想由自己親自照顧,但考量到「行善原則」的範圍──承認自己能力的極限,我會考慮行使「父權決策」,至少將母親送至機構照護。機構的環境如今依然參差不齊,但我認為「人間煉獄」的刻板印象讓很多人為此卻步、質疑該領域專業人員的能力。我會建議作者(我總覺得作者憤世嫉俗的消極想法讓人很想介入、與他諮詢)多與專業人員諮詢,透過FIFE同理其難處、轉介更多資源幫助他,例如日間長照、喘息服務、陪同就醫等等。最後,他或許需要有人和他一起共享決策,決定照顧父母的手段。
3. 作者提到若自己以不健康的身體活到老年,即使政府有發展完善的長照資源,延長自己壽命可能也只能成為家人的負擔。我認為如今的醫療進步無法阻止人類壽命的延長,同時也只會創造更多「搶救生命但成為重度失能」這種困擾家屬的道德議題。前述道德議題是無解的,但對此長照可能減輕照顧者負擔,那為何不行使呢?雖然長照延長痛苦這個可能性是無可避免的,但也因此現今的政策也在大力推動健康老化,例如銀髮俱樂部、健身房等長者專屬的資源也在源源不絕的挹注。高齡社會的趨勢需要的不只有長照,還有更多配套措施。
評分: 簡介:9/10 課堂所學之應用:54/60 應用之合適性:27/30 總分:90/100
評語: 優點:
- 你對文章中提到的問題表達了充分的不認同,並給出了具體的分析和理由。
- 你運用了倫理理論(如義務論、目的論)和倫理原則(如個案自主、知情同意、公平、行善、不傷害)來詳細分析文章提到的議題。
- 你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如FIFE訪談和共享決策,以解決作者所面臨的困境。
缺點:
- 你在一些地方可能過於主觀,例如對作者憤世嫉俗的評價,這可能影響到對文章的客觀分析。
- 雖然你提到了許多政策和資源,但對於這些政策和資源如何具體改善長照問題的說明略顯不足。
改善建議:
- 在分析文章時,盡量保持客觀和冷靜,避免過多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 在提及政策和資源時,可以更具體地說明它們如何改善長照問題,以提高分析的深度和可信度。
總結:你在作業中展現了對倫理學的深入理解,並成功應用課堂所學到實際問題的分析。在今後的學習中,保持客觀和冷靜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分析的深度和可信度,相信你會有更好的表現。
以下是第2份作業與評分:
倫理事件主題:「長照」目的是為了延續痛苦還是解脫? 倫理事件簡介: 作者舉沈政男醫師對於長照議題的想法,點出長照對照顧者往往是大負擔。在日本,初估每年大約有1000件照護殺人事件,也就是因為照護者負擔太重,而選擇殺死受照顧者或是自殺的事件。作者自身也有照顧父母的經驗,同樣也是巨大的負擔。作者提出何謂「孝道」,並表示當長期照顧生病父母變成重大負擔,已不再是「孝道」的涵義了。除此之外,作者提到療養院的環境拙劣議題、代代之間對照顧父母的想法差異,試圖讓讀者思考「長照」目的是為了延續痛苦還是解脫? 閱讀心得: 從台灣人口趨勢圖可以看到,未來幾十年,老人占比將逐年提升,屆時,長照議題勢必會被討論。這篇文章,是未來長照議題的縮影,它根據了其他國家的資料統計、真實事件,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親身經驗,提出長照議題可能會衍伸的問題。我想,要回應這些問題,可以從「全人的關懷」點出手,畢竟,長照可以被視為一種處理生病方法的衍生。在處理生病方法時,我們會提到照顧病人及臨床決策之基本倫理原則。其中,包括了自主原則、行善原則、不傷害原則、公平正義原則等等。 文章提到長期照顧父母,對照顧者是一大負擔。我想此時可以善用自主原則,試圖解決問題。首先,受照顧者可以表達自己對往後照顧提出的大概方向,譬如說希望住在家裡,還是去療養院;日常生活希望還能再學習新知識,還是以三餐飽食即可為目標;若是需要長期照顧者,是否希望請看護,以及提出希望兒女孫兒前來照顧的時程比例等等。我想若受照顧者能自主表達一定的想法,勢必對未來長照擬訂計畫有幫助,就如同臨床決策現在在推行的共享決策。 若我是未來的長期照顧者,如文章中的作者,我會希望父母能善用自主原則表達想法,這樣我會比較有方向,知道他們對我的期望,而我也會比較好擬定我這方面的照顧計畫。東方社會可能有些人不太習慣表達,父母跟兒女都不敢表達,因此長期照顧的流程並不是經過討論的。或許父母希望去療養院,或是父母希望自己不要拖累家人,然而因為沒有提出來,兒女便接下照顧的重擔,這樣不僅兒女感到負擔重,受照顧者也感到不好意思。我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參考FIFE-self report,透過說出感受與期待,一同促進達成共識。 綜合上述所提,從「全人的關懷」點出手、自主原則、FIFE-self report,長照趨勢下衍生的問題,可能有所透過進一步的探討,達成更好的共識,減少雙方一直不敢說出口的負擔。
作業內容評分:
簡介 (10分滿分):8分 課堂所學之應用 (60分滿分):45分 應用之合適性 (30分滿分):24分
總分:77分
評語:
學生在作業中展示了對長照議題的敏銳度和思考深度。在倫理事件簡介中,學生提及了沈政男醫師的觀點以及各種現實情況,使得讀者能夠了解長照背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此外,學生試圖從課堂所學的角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嘗試運用自主原則和FIFE自述等方式來解決長照過程中的困境。
優點:學生在作業中對長照議題有深入的思考,並嘗試從課堂所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此外,學生對於個案和相關議題的描述也相當清晰,使得讀者能夠融入情境。
缺點:學生在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時,可能過於偏重於自主原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倫理原則,如行善、不傷害和公平等。同時,在應用FIFE自述時,學生可能未對其應用方式有足夠的闡述,使得讀者不易理解其在長照議題上的具體作用。
改善建議:在未來的作業中,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考慮各種倫理原則,並在分析問題時充分展示這些原則在個案中的具體應用。此外,對於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如FIFE自述),學生應該提供更多具體的例子和解釋,以幫助讀者理解其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留言
張貼留言